山大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概览

山东大学肇基于1901年清政府创办的山东大学堂,医学学科可追溯到1864年成立的登州文会馆,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照官方拟定章程办学的国立大学。学校历经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历史发展阶段。1952年,前身为抗大二分校的华东大学并入山东大学,2000年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山东大学拥有济南、青岛、威海三个校区,8个校园,占地8000多亩,在校本科生4万余人,研究生近3万人。

建校116年来,山东大学始终坚守立校之初确立的“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培养了60多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学校有16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居国内高校前10位。在美国U.S.NEWS公布的2016年学科排名中,数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三个学科入围全球前100名,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入围全球前200名。

百年积淀,山东大学逐步形成了四大办学优势:学科综合——涵盖所有学科门类,是国内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文史见长——根植齐鲁、赓续人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英才荟萃——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造就了大批国家栋梁和社会中坚,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输送基地;顶天立地——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学术成果,成为国际性研究重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坚守和创新,是贯穿山东大学发展历史的两条重要轴线。立校之初,学校的文化基因中就注入了独特的“天下”视野和“家国”情怀,一代代山大人承继前贤,光大其志,坚持德性优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担当精神和品格追求纳入德育轨范;立校之初,学校就明确提出“大学堂首贵崇实”,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脚踏实地的学风和作风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并系统化,最终形成了山大人“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做事踏实”的人文特质;立校之初,学校就注重开放办学,中学西学并举,近年来率先探索并实施 “三跨四经历”的育人模式,形成了开放式协同育人的全新格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是学校立校之魂,近年来学校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打通就业、创业、创新全渠道,已成为全国首批高校“双创教育”示范高校、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并入选全国高校就业创业50强。

百年沧桑,熔炼沉淀,“为国育贤”“崇实求新”已经内化为山大的文化基因,成为山东大学本科教育的底色和标识。追求卓越,锐意创新,山东大学以建设发展一流教育为目标,以致力于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为己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进本科专业现代化,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巩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开展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努力探索富有山东大学特色的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秉天下志筑一流名校,养浩然气育强国英才。山东大学承沐齐鲁文化的荣光,扎根中华大地汲取丰厚的营养。我们将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校多校区办学的优势,统筹布局,一体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培养水平和培养质量。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山东大学将踔厉奋发,再创辉煌。


版权所有:球迷网   COPYRIGHT© 2018-202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4771